ENGLISH 中文版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展示 应用方案 资料下载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中国微电子的现状分析
本站发布时间:2014-08-01
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于1965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设计、制造、封装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芯片生产技术已达到8英寸、0.25微米-0.18微米水平。但总体来讲,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比较弱小,1999年销售额仅占国际市场份额的0.7%,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16%。要提高我国微电子技术的整体水平,我们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

微电子
我国高校微电子专业目前所开专业课程包括: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导论、微机电系统技术基础、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等。[1] 

微电子
目前中国微电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缺乏高标准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措施以及建立微电子产业群体的目标。
2.机制上不适应微电子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产业投资方式单一;投资和其它政策方面的决策太慢,使发展滞后;科研和产业严重脱节,而且科研和开发的投资严重不足。
3.缺乏系统的市场战略。国内市场被国外大公司瓜分。对于有战略意义而且量大面广的如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等关键芯片市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决心自主研制开发的决心。整机设计开发与芯片厂脱节,产品不能配套生产。
4.政策环境不适应现代化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我国微电子企业资金有较大一部分是贷款,加之增值税过重,使得企业负担很重。
5.微电子领域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缺乏吸引和激励人才的有效措施。
建议:制订加速中国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目标。5年内达到:以多元投资模式建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其中一半以上企业在技术、市场和管理上中国有主导权。组织和引进优秀人才,大力研发新一代核心生产工艺技术,积累自主的知识产权,使中国微电子芯片生产制造工艺技术达到与国际水平只差一代。集成电路产量到2005年由目前的占世界产量的0.6%提高到2%左右。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生产的关键技术,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国内市场的自给率,占世界产量从2%提高到4%,自给率达到30%左右;满足国防工业和信息安全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形成能够良性循环的科研、生产体系;产业与科学技术水平与当时的国际水平相当。
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建议“十五”期间实施以下9项措施:
1.成立国家微电子管理委员会:直属中央,赋予权利和责任,实行一元化的领导,用“两弹一星”精神,按系统工程思路有机地制定出科研、开发和生产的长期发展战略,管理好微电子产业。
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自主研究和开发0.18微米以下硅集成电路大生产技术为突破口,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建设3-5条8英寸以上的硅生产线,并掌握其技术、市场和管理的主导权。同时,以多元化模式5年内共建成6-10条(含上述“自主”的3-5条)大生产线,初步形成产业群。建设产业群的多元模式可采用政府先导、贷款政策的倾斜、吸引和利用外资、港澳台的资金和鼓励引导集体和私营等非国有经济涉足微电子行业等措施相结合。这样5年内国家需投入股本金4.5-7.5亿美元,贴息3-5亿美元。
3.建设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基础环境,给予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突破重点,放活一片。建立国家级有知识产权的设计模块(IP)库和服务、复用机制。组织突破以CPU和存储器为代表的集成电路设计核心技术。
4.以最快的速度建设一条砷化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生产线。发展射频(RF)领域的砷化镓集成电路目前尚不需要十分苛刻的微细加工技术,符合中国的国情,抓住时机建设一条砷化镓民用电路生产线,可扭转我国通讯市场单纯依赖进口砷化镓芯片的局面。该生产线投资约需4亿元人民币。
5.抓住机遇研究开发新一代关键的微电子专用设备。国家应组织力量以充足的投资,选准方向,加强与国际的合作,开展以瞄准可用于0.1-0.13微米光刻的193纳米准分子激光投影光刻机为重点的专用设备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并达到实用化。同时开展电子束和X射线光刻等新一代光刻机等关键设备的技术攻关,为占领未来微电子技术的制高点做好专用设备技术方面的准备。
6.建立国家级微电子研究开发中心。集中国家有限的人力和财力,建立独立的国家级微电子研究开发中心。国家应有长远的投资规划,并能逐步吸引大企业入资。把国内有优势的高校和研究所力量更好地组织起来,形成一支稳定、有效的研发力量。该中心的任务:密切与产业的结合,开发新一代微电子核心工艺技术以及市场有大量需求的高档产品,转移到大生产线上,并且在开发新一代微电子工艺的基础上开发我国微电子关键设备。同时,针对10年以后我国微电子产业的需求,开展新一代系统芯片中新工艺、新器件和新结构电路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该中心定位于:支持高校和研究所进行创新性研究,并将成果加以验证、集成和中试,最终发展成为自主知识产权的源泉,并转移到产业界,从而实现我国微电子产业的自主和可持续发展。该中心一次性投入约需50亿元人民币,今后每年投入3~5亿人民币,中心也应当从企业和市场中得到部分经费来源。
7.实施“微电子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以最大的力度吸引国外优秀的微电子技术和管理人才,尤其是事业有成的国外留学生;制订出优惠政策,扭转微电子人才大量外流的趋势;近期内应订出计划,大量培养出一批微电子工艺开发、设计和系统应用人才。
8.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机制创新和各种优惠政策,应制订出符合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现代企业的集资机制和能使其良性发展的优惠税收及其它政策。
9.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制订微电子市场发展战略(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占领)。从政策、技术和组织诸方面提出并落实几点对策:下决心占领通用芯片市场;由国家组织专项重点工程,从整机到自主设计芯片,建立起整机业与芯片业的战略联盟;国家采取非关税保护措施,努力加大国产芯片的市场空间。
加快发展我国的微电子产业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政府除了继续加大资金的投入外,目前至关重要的是如何转换机制,制订系统的市场战略和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资金和人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既大力发展自主的民族微电子产业,又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入我国的微电子产业,尽快形成产业群;同时加大对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投入,形成植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微电子产业和科学研究体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相信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微电子将在世界微电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强国地位奠定基础。

深圳市佳林卓电子有限公司 © 2014
                                                                                           电话:0755-29769468,27807848 传真:0755-27918243   
                                                                                          邮箱:2851012366@qq.com 手机:13590488385;13798481618 联系人:朱先生,范先生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45区翻身路460号富源大厦409   邮编:518100
                                                                                          备案号:粤ICP备14073392号-1
                                                                                           
主要销售产品:开关电源芯片、电源适配器芯片、安防监控电源芯片、充电器管理芯片:
LY9525、LY9526、LY9527、LY9528、LY9531、LY9541、LY6015、LY6016、LY6018、LY6021、LY6023、LY6006、LY9606、LY9608、LY9623、SL2823、LY2513、LY2514、LY9001SL2128C、YGY888、 LY2117、LY2011、LY2012、LY2013、LY2015、LY2016、LY2023、LY2024、LY2032、LY2033LY6801、LY6803LY6805、LY6806LY2973、LY2983LY2961、LY2963、LY2992、LY2993、LY2994、LY2995LY2321、LY2323LY2325、LY2331、LY2333、LY2335、LY2336


友情链接:百度搜索 360搜搜 好搜 佳林卓阿里巴巴店  兴达帆布厂   兰翔帆布